florence

我少年时性子挺软,经常会替故事里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而黯然神伤;再狗血的剧情也能轻易俘获我,作为一个男子汉我常羞愧于自己无法抑制情绪波动而蓄满泪滴的眼。

我喜见相逢而深恨离别,但最令我难受的桥段莫过于由爱至厌不可逆转的渐行渐远。

而令我惊恐的是,似乎只有这种桥段才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无可阻挡的剧情推演。

如果爱情的终点总是厌倦,那么现实主义击败爱情也是无可厚非。

所以越长大,就越耻于谈及爱情。

——那也太幼稚了吧。

Florence 是一款很简单的互动叙事游戏,所讲述的也只是一个关于爱与自我的简单的小故事。

阅读更多

chengdu

今年国庆长假,拖家带口去了成都。

逛了逛春熙路,看了看大熊猫,走马观花的转了转武侯祠和锦里,随后又拜访了乐山大佛,登上了峨眉山金顶。

除了行程略赶,老父老母有些疲累之外,此行的体验算是颇为不错。

成都是个挺有味道的城市,除了满街蔓延的火锅味儿之外,摩登城市的时髦范儿和古旧建筑的文化气息相映成趣。只是我们所见的一路上都是熙熙攘攘人头涌动,与我自己预期的闲淡味儿大相径庭。

总觉得错过了挺多东西,或许该给这段行程预留出更多时间来着。

阅读更多

super mario 35th

前两天,任天堂为了庆祝 Super Mario 品牌诞生的 35 周年,公布了若干款 Super Mario 系列的游戏新作和冷饭重置作品。

看过任天堂的迷你直面会视频之后,我第一时间在港服 eshop 上面预定了 Super Mario 3D Collection 的数字版合集。该合集包含了 Super Mario 64Super Mario SunshineSuper Mario Galaxy 三款重置作品,我都没玩过,这波值了。

在 35 年前,也就是 1985 年的 9 月份任天堂在 FC 平台上发布了 Super Mario 系列的第一款正统作品 Super Mario Bros. ,从此奠定了横板平台跳跃类游戏的玩法基础。那个时候我大概只有2个月大。10 年之后我因为学习成绩符合老爸的预期,赢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台游戏机——一台小霸王牌学习机,从此开启了我没羞没臊的游戏生涯。又过了没多久,我便从朋友手里借到了一盒包含 Super Mario Bros. 在内的99合1游戏卡带。

那时候小朋友们喜欢称 Super Mario Bros.超级玛丽

但那时候的我并不喜欢 超级玛丽。我喜欢玩 魂斗罗,喜欢 双截龙,喜欢 忍者神龟,喜欢 坦克大战,只有在迫不得已(没其他游戏玩)的情况下,才会拿 超级玛丽 来消磨时间。我不爱探索,只爱战斗,只想端着武器把一路上遇见的敌人干个人仰马翻。

那时的我年少浅薄,实在是没法感知到 超级玛丽 的非同凡响。

阅读更多

sea

遗忘之海 讲的是一个超级简单的小故事。

勇敢聪慧的7岁小男孩,拥有超自然力量的11岁小女孩,古怪且有点恐怖的坏蛋。

还有农场里边儿的那片森林和海洋。

尼尔盖曼 非常擅长写这种故事。用不太长的篇幅,构建一个光怪陆离的小角落,讲述一个充满了勇气和成长的小童话。蜘蛛男孩 是这个调调,乌有乡 是这个调调,坟场之书 是这个调调,遗忘之海 同样也是。

遗忘之海 的主体故事中,我们跟着小男孩的眼睛来冒险,能发现不少的童心童趣,这一点很像鬼妈妈。故事中那些冷不丁冒出头的小惊悚桥段,也很像鬼妈妈。故事里的小男孩跟卡洛琳一样勇敢聪慧,可不幸的是小男孩所遭遇的困境并非是依靠他自己的勇敢和聪慧就能解决掉的,所以那个神秘而坚定的小女孩带来的安全感就显得尤其重要。

我看着小男孩和小女孩,一起经历了那么奇妙或诡异的冒险、一起解决了那么古怪而强大的坏蛋,甚至看着小女孩扑到了小男孩身上,为他抵挡住那些致命的伤害……我以为我会在后面的故事中看到,小男孩同赫姆斯托克家一起分享着对小女孩的思念和悲伤,一起等待着小女孩的苏醒和归来;但随后我就眼看着小男孩,把这一切瞬间遗忘。

就像一滴深色墨水,被丢入了深沉的海洋,那颜色迅速消融,一小会儿就再也找不到一点痕迹。

“你到底多大?”

“十一岁。”

我思索片刻,问:“你十一岁多久了?”

她笑而不语。

leibowitz

莱博维茨的赞歌,是 小沃尔特•M•米勒 于1960年出版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也是其唯一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说。该作于次年荣获雨果奖。

说起来,想要装逼的话,就应该读这种小说。某某某的赞歌,听起来就有一种汹涌澎湃的史诗感;偏偏莱博维茨这个略显生僻的名字,又能给到听众看客一种奇妙的疏离感。仅凭书名,就能表现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暗搓搓的热烈情感,显得逼格极高。

我自然就是被这书名给吸引进来的。在此之前,无论是 小沃尔特•M•米勒 这个名字,还是所谓的 “《辐射》系列游戏的精神文本” 这一定论,都未曾对我产生过任何的吸引力。

我抱着硬啃生涩旧作的心态,打开这本书;但整个阅读过程却出乎意料的顺畅,剧情本身也对我表现出足够的吸引力。于是我就在一天之内把这本书读完了,掩卷之余,沉重和舒畅两种情绪同时压在心底,让我有了写点东西的冲动。

我爱读书,也爱玩游戏。这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两种爱好,我所追求的是超脱现实之外的某种 可能性 ,而读书和玩游戏则是沉浸于此的具体手段。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厌恶带有功利性目的的读书,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和亵渎;唯有小说才是我的最爱,尤其是具有足够想象力的优秀科幻小说,经常会让读书沉迷的我浑身战栗,鸡皮疙瘩迅速勃起。

我曾是如此向往未来的世界,以至于时常惋惜自己无法见到几百年后的科技奇观。

莱博维茨的赞歌 这本书,描述的依然是未来的某种 可能性。作者 小沃尔特•M•米勒 参加过二战,又在冷战期间承受着核平世界的杞人之忧,对未来充满着悲观、恐惧与忧虑。在小说里面,核战争的爆发无可避免,人类虽于废土之上重建文明,却无法逃脱自毁于核爆的宿命。 小沃尔特•M•米勒 将文明复苏的希望留给了宗教,但即使是他的宗教,也并未在书中领导人类结束轮回,摆脱宿命。书末,莱博维茨的信徒们带着他们所守护的知识,乘船前往半人马星座,开启了另一个轮回。

宗教的力量自然是强大的,有信仰的人往往拥有极强的奉献精神,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爆发出非人的力量。 小沃尔特•M•米勒 本人即是一个天主教徒,所以他也对书中的宗教力量寄予了非常美好而崇高的想象:信徒们虔诚、睿智、坚韧不拔、自我奉献、自我克制。他们庇护了人类的智者,守护着人类的知识,却未曾贪慕权力,始终谨慎的游离于世俗纷争之外……而这实在是太过理想主义了。我相信宗教信仰所拥有的力量,却始终不敢信任那些狂热信徒的理智:在那愚昧而野蛮的过去,那些虔诚的信徒们曾经做下多么恐怖而邪恶的事情,我想我们都知道。

抛开我幼稚的可笑的怀疑论调不谈,我最喜欢的是书里面的第一个故事。 小沃尔特•M•米勒 对废土的描写生动而深刻,烈日之下,灼热的气浪、滚烫的沙石和饥饿的秃鹫仿佛就在眼前。虔诚的菜鸟修士弗朗西斯在命运的指引下找到了一个辐射避难所的废墟,以及他所信仰的圣莱博维茨的几件遗物。我们能够看到在文明衰退之时,回归愚昧的人们如何理解他们所眼见的一切,如何崇拜他们所不理解的一切。弗朗西斯对某种名为 辐射 的怪物的想象和恐惧让人忍俊不禁,对某个名为 6-B单元晶体管控制系统 的蓝图的崇拜却让人唏嘘不已。故事在弗朗西斯的脑袋上中了一箭的瞬间戛然而止,愚昧的杀手们并不会知晓他们杀死的这个普通修士曾为人类的文明做过什么,或许,即便他们知道了,也毫不在意。

但愿我们的文明永远不需要承担这些苦痛。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